第十章 中国安防市场发展状况
第三节 我国安防报警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安防报警业是安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掌握当前安防报警业整体状况,摸清行业底数,研究存在的问题,服务行业发展需要,中国安防协会对我国安防报警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了调研工作,包括安防报警技术、产品、系统和服务,主要范围为产品通过CCC认证的国内安防报警产品制造企业(入侵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和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和部分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企业,主要对象为协会会员单位和协会专家所服务的企业。
  一、我国安防报警业发展概况
  (一)安防报警业的现况及特点
  根据调研数据进行测算,2013年,我国安防报警业整体规模约为300~350亿元,约占全行业的12%~15%。从事报警产品制造和联网报警运营服务的企业超过4000家,全国已经建成联网报警系统上万个,联网报警用户超过3000家的规模以上报警运营服务企业有三百余家。
  我国安防报警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安防报警产品经历了由模拟向数字化发展,可视化、网络化产品比例在扩大;二是产业格局出现新的变化,楼宇对讲企业、视频产品企业、家电企业进入报警产品生产制造领域;三是珠三角、海西和长三角是安防报警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四是国际品牌在高中端市场仍然占有重要份额;五是通过CCC认证的国内生产企业的销售市场受到非认证产品影响。
  我国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政策环境改善,市场化发展趋向明显;二是服务主体多元化、规模稳步扩大;三是市场展业保持较高增速;四是安防报警服务的领域不断延伸,安防报警与健康看护、求助服务等应用结合;五是报警运营服务企业并购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六是传输技术进步推动报警运营服务业向集成化、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二)安防报警业在安防行业的地位和作用
  安防报警业是我国安防系统起步最早的专业领域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管理部门的主导和推动下,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安防报警产品及系统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防报警业的发展,一是提高了预防犯罪的时效性、针对性、主动性,实现精确打击;二是提高了警务效率,降低了警务成本,实现了最佳防范效能、资源整合,成为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安全需求的有效手段;三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分析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安防专业领域的全面发展和升级,成为安防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了安防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三)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安防报警业的管理
  安防报警业的发展与国家平安建设紧密联系,与国家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导向相向而行,无论是安防报警产品制造,还是安防报警运营服务,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得到优化和改善。
  1.对安防报警产品的管理
  在技术规范方面,国家标准委和公安部先后发布了一批安防报警产品和工程建设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截至2012年底,在现行标准中有23项国家标准(GB)和11项行业标准(GA)为安防报警产品标准,1项国家标准为安防报警工程设计标准。这些标准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对于加强对安防报警产品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生产管理方面,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技防管理部门先后实施了生产许可证制度、生产登记管理制度和认证认可制度。目前,生产许可证制度已经取消,生产等级管理制度仅在少数地区施行,认证认可制度成为安防报警产品的主要管理手段。现有3大类9种安防报警产品被列入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目录。
  2.对安防报警服务的管理
  我国的安防报警服务起步相对较晚,特别是联网报警运营服务,起始主要是在金融和国家重点保卫单位实施,运营服务大都由单位内保部门或国有保安公司承担。在平安城市建设试点后,一批有技术专长的安防企业崭露头角,开始进入安防报警服务领域。尽管起步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安防报警业形成了服务企业的多元化,应用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这些管理措施,从行业、部门、地方层面到国家层面,从局部到全局,从管理条例、规章制度上升到地方和国家立法,是一个逐步推进、完善的过程。其中,代表性的有1997年颁布实施的《邮电局(所)安全防范规定》、2004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保安条例》2006年颁布实施的《金融系统营业场所技术防范要求》等。
  目前,全国已经有26个省市出台了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制度。黑龙江、山西等七省市相继出台了技防法规,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省市出台了关于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等安全防范的规章制度。2010年1月,我国《保安服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规范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提供了法律规范。这些政策法规及规范性文件,都将对我国安防报警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安防报警产品制造业发展状况
  (一)安防报警产品制造业现状
  安防报警产品主要分为入侵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器和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三大类。这三类产品均被列入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CCC)目录。
  1.安防报警产品制造业的发展规模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并结合业内企业家和专家意见进行测算,目前,我国安防报警产品年产值约为150~200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约为50家,年产值在40~50亿元;进口产品经销商、代理商约为300家,年营业额在30~35亿元左右。此外,规模以上工程企业800~1000家左右,年营业额在50~55亿元左右。2009~2012年的年增长率在15%~20%,2013年增长率在15%左右。
  福建泉州是我国著名的“报警之乡”,在高峰时期,泉州本地有400~500家报警产品制造企业,经过时代的洗礼和淘汰,现在只剩下20多家。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了,但产量、产值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总量,目前仍然活跃在市场的都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
  目前,报警产品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一是联网报警系统产品,包括入侵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接警平台软件;二是行业应用的报警产品,如电力、交通、石油、化工、煤炭、铁道、林业、市政等部门的安全防盗报警产品;三是智能家居类产品,如各种家庭看护、健康看护、求助服务等产品。
  从技术发展来看,早期的电话报警产品,目前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联网技术的发展,产品线更加丰富,很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了GPRS联网综合报警系统,GSM(CDMA)无线/PSTN有线双网报警系统,3G报警&视频等,在主机及软件方面,有报警与视频监控综合接警平台、网络报警解决方案等。
  2.应用及市场现状
  随着国家平安城市建设的发展,安防报警产品和系统的应用逐步普及化,应用的深度也在逐步延伸。部分业内专家把报警服务应用形象化地归纳为“看仓库、看商铺、看工厂、看家庭、看老人、看小孩”,既反映了安防报警应用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报警、视频、求助服务等结合的发展过程。
  从我国安防报警系统的市场情况看,安防报警产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国际品牌、本土知名品牌、地方品牌相互交错的格局,都在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市场份额。国产品牌已经成为用户的主要选择。国产报警控制器和报警主机,以其良好的性价比,获得了大部分一般用户的认可和选择,一些重要的国内厂商,开始为国外著名报警器品牌提供元器件。但在高端市场,报警系统大部分还是选择国外品牌。
  目前,国内传统报警产品主要品牌有豪恩、美安、亚光、理想、时刻、科立信、宏泰、优周等;新近推出视频报警产品主要品牌有海康威视、华迈、辉锐天眼等;进口品牌较多,有霍尼韦尔(原安定宝)、BOSCH(原美国迪信)、帕朗尼斯(PYRONIX)、VISONIC、枫叶等。
  国内生产厂家主要以区域市场为主,以性价比取胜;国外产品技术含量高、价格高,主要以专业品质取胜。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集中在中端产品,形成了国外的高中端产品与国内企业的中高端产品的交集,这个交集区竞争最为激烈,而国内企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显示了良好的趋势。
  3.国内安防报警产品生产企业区域分布
  我国报警产品硬件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广东深圳以及江浙沪等三个地区,且三个区域各具特色。
  福建泉州的报警设备制造商是从生产传统的无线对讲产品转型到联网报警产品制造,该地区集中度高,以时刻、宏泰、科立信等企业为典型代表,在业界有较长的生产历史,品牌有较高知名度。泉州是国内无线报警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无线报警产品的主要供应地,在发展高峰时,泉州产品占我国报警产品总产量的30%。20多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泉州报警产品制造企业数量也由最多时的400~500家逐渐下降,但部分企业已经发展至年销售额3000~4000万元的规模,一家企业的销售超过以往二三十家企业的销售额。
  广东深圳集中了一批国内报警产品的制造企业,多家企业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亿元。由于产品生产企业的聚集,有研发、配套、运输、出口的便利及优惠政策,在这个地区形成了安防报警产业的聚集区,也吸引了全球报警产品制造企业在此设厂。由于聚集效应,带动了一批中小型报警产品制造企业的发展,成就了一批年销售额在几百万至上千万元左右的制造加工企业。深圳制造企业在产品种类方面较为广泛,除了安防报警产品外,也生产消防、家居等产品,如烟感报警器,水、气泄露,压力、震动感应器,楼宇对讲等产品。这个地区也是产品出口的重要地区。
  江浙沪地区的产品制造企业,特别是如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行业龙头企业,凭借研发实力和资金实力,近年研发了一批带视频复核功能的联网报警产品,发展势头迅猛。这些企业进入报警产品的生产领域,对于企业自身产品线的扩展和完善,对于国产报警产品技术和质量的提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上海企业在周界防范报警、居民区安全防范报警方面形成了相对的产业聚集,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代表企业有上海优周、上海联腾、张家港固耐特等。
  在报警软件方面,海康威视、深圳丛文等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开发的平台软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较大的市场份额,为联网报警中心系统和监控保安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核心的功能保障。
  (二)安防报警产品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面
  一是政府对安防报警系统产品管理范围不够全面。随着新的技术应用发展产生的新的应用产品,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目录。如压力传感探测器、紧急报警按钮、激光探测器、泄漏电缆、振动传感器、玻璃破碎、声控入侵探测、气流扰动入侵探测、报警信号的光纤和微波传输的设备等也应逐步列入。另外有的省市制定了地方法规,有的则没有制定,容易产生地方不同管理方式和管理力度不同的情况。各地技防管理职能设在不同的业务部门中,有的在科技处、有的在治安处、有的在信通处,由于机构的职责不同,所以管理力度有所不同。
  二是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管理措施。实行CCC认证后,对提高报警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准入门槛有好处,但目前的市场管理不规范,有些企业反映没有经过认证的产品照样在市场销售,而认证产品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有些楼宇对讲产品集成了报警功能,但产品认证不属于安防的范围。在知识产权方面,一些知名品牌被侵权,低价仿冒产品经常出现,损害了正规厂家的合法利益。
  2.技术方面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一是企业侧重单个新产品的开发,产品内在性能稳定性、兼容性和系统扩展性不足,容易出现误报漏报问题。二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个新产品上市后,会有一批产品出现,核心功能无多大差别,只是外形设计有些差异。三是注重整个报警系统集成应用开发和管理软件开发不够。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安防报警是一个大的系统,是探测、传输、控制系统的结合:其前端与视频监控、烟感、压力、震动、破碎等多种传感器结合;应用系统需要与出入口控制、智能家居、周界防护、停车场系统等实现智能化系统集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管理操作整合;在传输方式上,要兼容多种协议接口和通信方式,要实现有线、无线的结合。但业内大部分企业在整合系统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3.企业方面
  目前,我国的报警产品制造企业大都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产品研发能力薄弱。由于资金技术的制约,最近几年许多企业的年销售大都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徘徊,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通过3C认证的产品比例还比较低,项目验收中对认证产品还缺乏必要的门槛,对市场仿冒产品缺乏有效的限制措施。
  三、我国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发展状况
  (一)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现状
  我国的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是适应现代安全服务业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领域,以其事前防范的特点而迅速发展。多年来,报警运营服务企业在防范目标发现、迟滞、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案例每年超过万起。《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实施,为我国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推动力。2010年以来,报警运营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安防行业专业领域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以技防为主的报警运营服务企业与以人防为主的保安企业,形成了各有侧重、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1.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的发展规模
  结合业内企业家和专家意见进行测算,全国规模以上报警运营企业有300~350家左右,约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70%。以此推算,安防报警服务行业的年营业收入(含工程)在150~200亿元左右,2009~2012年的平均增长率在15%~20%之间。在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方面,保安企业大约占到90%~95%的比例,技防企业的数量和从业人数大约占到5%。在区域联网报警用户中,保安企业占到70%~75%左右,技防企业占25%~30%左右。但在企业人均创造的营业收入、人均拥有客户数量及企业人均固定资产等方面,技防企业拥有较大优势。
  2.当前安防报警运营企业发展的特点
  一是政策环境改善,市场化发展取向明显。我国报警运营服务企业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在政府的严格监督和管理下开展经营活动的,从业企业主要是技防公司和保安公司。《保安管理条例》的实施,是我国20多年前引入保安服务企业机制以来的重要变化。从政府转变职能,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的角度看,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既为保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创造了条件,也为技防企业的展业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能够通过改善经营,为社会和民众提供更好的安全服务。在报警运营服务相关政策方面,2004年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规范技术防范行业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公安部科信局起草的《技防条例》,正在履行立法程序,大部分省市实行了技术防范的管理办法,有八个省市实施了公共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的立法。在应用行业,有重点单位及部门、文博、金融机构、医疗、校园、娱乐场所等相关的公共安全管理办法正在实行,对我国报警运营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报警服务相关技术标准方面,公安部针对平安城市建设制定了统一的行业标准。2012年,全国安防标委会申报并经国家标准委和公安部批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22个,完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报批16项。开展的标准化项目有《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应用标准体系》、《文物安全防范标准体系》等。2013年又完成了泄露电缆标准,报批了张力式电子围栏系统标准,并正在制定入侵和反劫报警、激光入侵探测器、光纤入侵探测器、光纤振动探测器等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和完善,都将对我国报警运营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规模稳步扩大,技防企业保持较高增速。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安防领域,2010~2013年安防报警用户总体增长在20%左右,企业用户、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以上。总体增长的原因,第一,新的企业进入报警服务业,如上海市至2012年底有23家企业有报警服务资质,其中在2012年中发展了8家。第二,安防行业的骨干企业开始进军报警运营服务业,海康威视、浙江大华、中安消等行业龙头企业都在发展报警运营业务。第三,一些行业内外的企业涉足报警运营业,一些原来从事生产、经销代理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如泉州的部分报警生产企业合资成立了报警运营企业;一些地方保安企业也在积极申请技防资质,萌动开展异地业务。政策的宽松,市场的驱动,预示今后几年将是安防报警服务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三是市场应用延伸,服务领域多元化。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公安重点安保领域的报警运营服务不断得到深化和提升,同时新的延伸应用成为安防报警服务的新领域。其特点是:第一,向行业应用延伸。如开展了电力、交通、石油、化工、煤炭、铁道、林业、市政、环保等部门的安全报警服务。第二,向社会家庭延伸。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许多报警服务机构将市场开发的目光转向了更加广泛的社会服务上,利用安防报警技术的原理,开发新的服务领域。已经有一批企业在该业务取得重要进展,受到政府、用户的好评和响应。其服务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紧急呼叫、求援、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化健身、心理咨询等。
  四是企业并购活跃,技防、人防企业向融合方向发展。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企业间并购现象比较普遍,说明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优质客户、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性,也预示新一轮安防报警热潮的到来。近几年,不少企业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报警运营服务领域。2010年,海康威视并购了河南华安保全,CSST并购了上海永安、北京万家安全,大华股份参股了浙江省的九家保安服务企业。通过企业并购,一定程度会带来旧格局的重新洗牌,使得业内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在这些具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后,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的提升,带来更大范围的报警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保安企业和技防企业逐步打破经营的界限,一些有条件的保安企业申请了技防资质,而技防企业也在申请保安资质。如大华股份为方便开展业务,在成立安防联网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的同时,成立了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保安企业和技防企业之间的直接交流更加频繁,对彼此的发展动态更为关注。
  五是网络技术进步,推动报警运营业新的应用。利用个人终端如手机、PC机,通过有线及无线网络的远程监控,得到用户的积极尝试及认可。调研中发现许多企业都在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发安装快捷、使用简便的安防报警产品,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技术和功能也在不断完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类业务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今后会成为安全服务的消费热点之一。
  3.报警运营服务主要企业类型与分布
  目前,我国报警运营服务从业企业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技术防范为主的传统报警运营企业,以北京国通创安、北京声讯等为代表,主要企业有陕西大华、河北安防、内蒙古鼎升、宁夏奥德、上海永安等;第二类是已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且刚刚进入报警运营服务领域的安防综合企业,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中安消、广州金鹏等;第三类是以人力防范为主的保安企业,如以浙江东阳保安公司等为代表的各地市保安公司;第四类为外资报警运营服务企业,如安达泰、西科姆等。
  这些企业中,第一类传统技防企业,经历并参与了平安建设各阶段的进程,发展了一定数量的客户,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深谙政府管理、市场、技术、客户之道,在技术上有了相当的积蓄和储备。目前大多数企业申请了保安业务资质,或者与保安企业开展合作,有巨大的发展后劲。第二类安防综合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在进入报警运营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试水,今后在报警运营市场中将是一支强劲的推动力。第三类保安企业,在地域上具有天然优势,由于其脱胎于公安,在展业、工程、运维方面有地域优势,在当地平安建设中形成了服务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脱钩后,经营良好的企业会继续保持发展态势,且外部力量进入这些地盘有较大的难度。第四类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在技术、服务、经营理念、商业模式方面,对促进我国的报警运营服务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发展不温不火,主要原因是在观望政策走向。目前,外资企业的业务集中在在华的外资银行、外商企业及民用服务等领域,这些企业今后与本土企业合作,仍有发展的空间。
  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相吻合,报警运营服务企业在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用户相对普遍,收费水平也相对较高;西部及不发达地区用户比例相对低,收费也较低。
  4.农村报警运营业还比较薄弱
  我国是一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沿海及发达地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报警服务已经较为普遍。但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及老少边穷的地区,由于通信、交通、收入水平等因素制约,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报警方式上,一定时间内仍以电话线报警为主较为适合实际。
  (二)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重视频监控、轻报警运营的现象较为突出
  在安防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视频监控、轻报警运营的倾向,主要体现在建设和运营两个方面:在建设方面,各地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都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列为重要内容,有规划、有投入、有检查;而联网报警系统的基础设施一般是由运营服务企业自己投入,终端产品一般是报警用户投入,运营公司通过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政府组织统一运作的较少。在系统的运行方面,社会面的监控系统主要是由公安、城管、交通等政府部门在运行管理,所需人、财、物主要是政府筹措;而联网报警主要是报警服务企业运作,所需要的人、财、物是按照企业化运作。各地管理职责不统一,部分省市有自己的地方法规或管理条例,由于管理规则、管理部门、产品种类不一,管理力度和效能有差别。
  2.报警业区域性管理影响规模的扩大
  受到行政区划、地域化管理的限制,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企业开展跨区域业务受到一定的限制,进入一个地区展业要当地管理部门、当地保安企业的认可。进入一个地区或行业基本靠人脉关系,而不是市场需求,既不利于跨区域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当地企业的经营改善。目前,国内还难以成长出大型报警运营企业,与地域化管理有一定的关系。
  3市场管理还须进一步规范
  报警运营服务市场一方面存在竞争不充分,另一方面存在过分竞争的现象,这是目前报警运营业的一个困惑。其原因,除了地域化管理因素外,行业还缺乏真正有品牌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进入报警运营的门槛还比较低,造成企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低价争夺客户。这种现象在市场成熟过程中难以避免,但也需要有一定的经营门槛及管理。
  4.报警服务的行业标准有待加快制定
  在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明细表》中已经列出了标准名称,但已制定并实施的标准还较少,亟须制定报警运营的行业标准,尽快出台报警运营中运维服务体系架构、运维设备分类及编码要求、系统运营维护要求、巡防服务要求、报警服务中心运维服务规范、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等标准,为报警企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依据。
  四、我国安防报警业的发展趋势
  (一)安防报警产品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报警运营服务的发展依赖报警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报警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决定报警运营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报警技术与产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报警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报警产品的功能集成化趋势明显。各类入侵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仍然会按照电子产品的规律发展,但是许多产品的功能将会集成或被集成,报警功能将会成为电子产品的一个模块或一种功能,包括视频监控与多种探测器、家电与监控报警、安全生产与报警、安检与报警、个人终端与监控报警等功能融合。有企业提出了“第四屏”的概念,认为楼宇对讲系统有可能成为继电视、电脑、手机后的“第四屏”,报警功能完全可以与家电、楼宇对讲、智能家居等产品集成。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楼宇对讲系统已经具备了报警功能,今后的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安全门、电视、空调等都可能集成安全报警的功能。
  感知技术越来越多样化。报警首先要感知,发展传感器是提高感知能力的首要任务。在门类上,除普遍使用的红外、被动红外、微波等探测技术外,会出现更多的社会公共安全、工业物联网、环保和食品安全、文物保护等领域的传感器,服务于安全及其他不同行业。在品种上,温度、气体、震动、磁力等产品和技术会更多地被应用。国家已经出台《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清晰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导向。
  报警产品的可靠性、灵敏度和性价比不断提高。使用产品更稳定可靠,增加更多的功能,朝更智能化方向发展,更多的联网方式,更强大的集成与扩展性,更多的双鉴、多鉴等复合、嵌入式智能识别和分析的产品。实现各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使得报警安防更自动化、智能化。
  可视、互动、易操作。今后的产品和技术,将会朝更小型方便,操作更简单,便于安装与调试的方向发展。探测器与主机之间使用无线连接,简化安装施工工作量,适应各种场合的用户需求。
  2.安防报警平台技术发展趋势
  作为报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安防报警平台的发展,集成技术的发展将体现两点:一是平台采用模块化设置,厂商除了配好核心部件外,还预留一些接口,大多数附加功能可通过添加不同的模块来实现,如网络模块、GPRS模块、语音模块、家电控制模块等。二是形成平台系统,实现与多种平台的互联互通。具有复合功能,包含短信报警功能、视频监控报警联网功能、GIS报警定位管理功能、出入口管理平台功能等,同时扩展其他的应用服务,如面向家庭的综合报警多功能信息终端系统、家居设备自动化远程网络控制及联动等。除此之外,还有信息储存、发布接收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安全便利的服务。
  目前,电话报警系统仍是主流,本地网络报警系统承担了补充的角色。随着传统电话线报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网络报警系统逐步得到报警中心的认可。然而,网络报警、视频复核、智能识别等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传统值守中心,特别是小中心的网络机房维护能力也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网络报警值守服务的推广造成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已经出现了一些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报警值守系统,会对报警服务未来的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二)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技术改变人类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新时代。抓住时代变革的机遇,是信息化时代国家和企业的共识。2013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商业模式问题,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为本,终端先行,业务为王”,同样适用于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业。
  1.创新我国安防报警服务的商业模式
  目前,我国安防报警运营企业中,安达泰和西科姆两种服务模式得到了借鉴,同时我国报警运营企业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总结和吸收了国内外安防报警运营模式,提出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报警服务基本模式,有很好的参考意义。这个模式的要素和架构为:建立具有联网报警服务功能的报警服务企业→联合具有保安资质的属地化的保安企业发展当地用户→形成跨领域、跨地区大型联网报警服务系统;当出现报警信号时→报警服务企业、当地保安服务中心向当地接警中心上报警情→同时当地保安服务中心派出人员进行现场核警→报警服务企业通过视频等技术手段核警→警方根据核警情况出警;报警服务企业与属地保安服务中心按业务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报警服务企业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利益分成。
  2.保安报警服务与技防报警服务的融合
  目前,报警服务的经营有多种渠道,有技术型的联网报警企业,有以人力为主的保安企业,也有物业公司等介入。借鉴国内外报警运营发展模式,建立起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具有众多终端用户、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联网报警机制,是我国报警业服务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方向。目前,要解决技防与保安体制统一管理、打破地域界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推进报警服务。调研中企业反映,随着网络报警中心的发展和应用形态的增加,随着保安公司增加技术投入,会出现大量民营小中心提供区域内专业化服务的态势,那时,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值守平台可能会有后发优势。保安技防互相合作、各自发挥长处的局面就会形成。
  3.安防报警服务与社会服务的融合
  安防报警服务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已经有条件开展多种增值服务。从电子信息业的发展历程看,出现这种趋势有其客观必然性。一是不必重复建立服务网络,二是有利于提高信号传输的效能,三是符合企业对扩大用户、降低经营成本及利益的追求目标。
  今后的发展趋势,在业务运营上通过联网报警的服务体系和报警平台,结合政府视频监控的资源,打通政府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通道,其形式有保安与物管公司的合作,智能家居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合作,技防企业与保安、物业企业的合作,技防、保安企业与养老、医疗等机构的合作等,通过安全服务网络,拓展医疗、健康、咨询、养老甚至广告等增值服务。
  4.安防报警业与保险发展融合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发展安防报警运营服务,必须与保险业务结合。报警服务与保险服务在本质上都是为减少风险,安防报警服务体现在事前和预防,保险业务体现在事后与理赔。两者的结合对报警服务与保险服务的经营者都会有好处。在实践中,报警服务业的用户,可以享受一定折扣的保险费优惠;参加保险的用户,也可以销售一定的报警服务优惠,实现双赢局面。这种机制的形成需要引导和培育,报警服务业既要得到保险业的支持,也要提高自身报警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三)联网报警运营服务受电信业发展的制约
  当前,安防报警业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运营解决方案,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但发展的瓶颈在于网络传输的成本,特别是3G/4G网络在加快普及,通过移动网络实现联网报警,取决于网络传输的速度和价格。因此,探讨未来报警运营的理想模式,网络传输的定价权、网络传输的成本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今后发展报警运营,需要前端报警设备制造企业、传输企业(电信)、报警运营企业合作,共同完成。
  发展方向,一是安防报警运营企业联合电信运营企业,共同组成运营企业,与专业报警运营企业合作开展报警运营业务。但电信运营企业核心业务不是安防报警运营,这种发展战略不会是电信企业的首选。二是报警运营企业承租电信企业的网络,以电信增值业务方式,一揽子承租网络,降低运营成本。三是可以探讨利用已经具有规模的公安专网,由专业公司经营管理,与视频监控等业务统一规划、统一运营,实行高速路上多跑车,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网络的作用,降低成本。国家在推行“三网融合”,利用部门建设的网络为社会服务,符合市场化优化配置资源的趋势。
上一篇:第二节 安防行业景气指数分析    下一篇:第四节 民用安防产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